发布日期:October 4, 2025
更新日期:October 3, 2025

前言:退休账户存满了还想继续省税?本文为高收入人群深度解析美国税法中的4类交税方式,盘点8大税务优化账户(含Roth IRA、529教育基金、现金值寿险、年金等),帮你合法最大化税务优势,构建完整的财富增长体系。

快速答案:除了退休账户,美国还有现金值寿险、529教育基金、年金账户等多种税务优化工具,合理配置可实现供款、增值、取款三个阶段的税务最小化。

核心要点速览

  • Roth退休账户:配合Backdoor和Mega Backdoor可年存$77,000-$89,250
  • 现金值寿险:无存放上限、无年龄限制、无用途限制的税务优化工具
  • 529教育基金:2024年起可转$35,000到Roth IRA
  • 年金账户:59.5岁前增值期间完全免税
  • 30年投资对比:最优税务策略可使$30万本金(6%收益)翻倍至$60.3万

哈喽大家好我是投资菌

菌菌经常看到人们留言说,退休账户都有上限不能多存。

哈哈,这确实属于有钱人的烦恼了。本期就是给你们这些有钱人专门做的一期视频,让我们盘点一下,除了退休账户,还有哪些有省税优势的账户。下面菌菌用白话带你10分钟搞懂,连很多CPA也不一定完全了解的:税对不同投资的影响。

本视频不做任何的投资推荐,只是分享一个思考逻辑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,然后做出对自己最有帮助的选择。

税务基础知识

三个关键时间点

首先科普一下,关于交税这事儿,其实就看三个时间点:

  1. 供款是否交税
  2. 增值时是否交税
  3. 取款时是否交税

四种交税方法

美国国税局就是基于这三个时间点,设计了4种不同的交税方法。下面就是任何金融工具都逃不掉的4种交税方法。菌菌不卖关子,直接从最省税的开始。

第一种:供款交税,增值时无税,取出无税

第一、Roth退休账户(2025年额度)

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了。用税后的钱投资,增值期间随便买卖都不用交税,只要59.5岁以后取出,连取款也无税。

很多朋友抱怨存放上限太低,但其实如果你能把Backdoor Roth和Mega Backdoor Roth都用上,每个人实际可以存77,000。包括7,000的Roth IRA,和70,000的Mega Backdoor Roth。

另外,还有个人到中年的小福利。如果你年满50岁,雇主的退休账户能多存7500,自己的Roth IRA能多存1,000,满额就从77,000变成85,500。

更赞的是,从2025年开始,又给退休族一个新增福利。为了让退休粉丝们早早利用上,菌菌今年第一个视频就讲了这个,这里重申一遍。如果你的年龄在60到63岁之间,注意是只有这4个年龄段。你可以往雇主的退休账户再多存11250,但Roth IRA依然是只能多存1千。因此,满额从77,000变成89,250。

如果你能把这七八万都存满,那已经相当可观了,但如果你想要更多,看看下一个。

⚠️ 操作提醒:Mega Backdoor Roth需要雇主401(k)计划支持after-tax contributions和in-plan conversions,建议咨询HR或计划管理员确认资格。(据Vanguard数据,约70%公司可以做MEGA Backdoor Roth)

第二、教育基金529和Coverdell

教育基金主要给孩子上学用,从小学到大学全覆盖。限制就是只能用在教育上,所以很多人不多存,主要担心用不完。

但好消息是,从2024年开始,没用完的529可以转到Roth IRA里面,最多只能转35,000,不过每年转的会占用Roth的年度额度,也就是不能超过7千上限。

由于教育基金有用途限制,不是所有人都能用,就不展开了,下面讲讲没有用途限制的。

第三、有现金值的寿险

这很颠覆正常逻辑。菌菌刚接触的时候也在想:人寿保险不是去世后才赔钱给家人吗,活着的时候又用不上,谈什么省税呢?

后来渐渐了解到,除了Term定期寿险,所有终身寿险保单里都有现金值,只不过是保单设计导致的现金值多与少的问题。

如果纯为了去世后,家人拿赔偿金,那么就设计成赔偿金最大,但现金值够用就行,因为这个现金值主要就是为了交费用的。只要现金值能帮你减轻费用负担,它的任务就完成了。为这种目的设计的寿险,就不适合取钱出来花。

但如果你是为了活着时候取钱花,就设计成赔偿金最小,但现金值最大。因为当保险公司只需支付小额赔偿金时,保险的费用会更少,这样你就能将大量的资金进行延税投资。

不同寿险种类的投资特点

当人们选择不同的寿险种类时,其实是在选择自己想要的投资类型:

  • 比如whole life就是喜欢投资债券和银行定存的人的首选,利息虽然少但稳定。
  • 选择VUL就是喜欢投资S&P 500及增长型基金的人的首选,里面能选择的基金,跟你的401K差不多,有风险但长期回报最可观。
  • 如果你介于这2种之间,就选择IUL,投资选择少但也有S&P 500选项,好处是账户不会下跌,但代价是增值有上限,因此长期回报不会有直接投资S&P 500那么好。毕竟无风险理财,只能获得中等回报。

三大优势

有现金值的寿险,最大的3个优势是:无用途限制,无年龄限制,也无存放上限,你想买多少都行。总之,它是增值期间随便买卖基金都无需交税,取出现金值或获得赔偿金时也无需交税。

重要限制:瓶子与液体的比喻

你可能会想:那我为了取钱出来花,把赔偿金设置成$1,保险费用超少,不就可以让更多钱去投资增值了吗?是个好想法,但国税局不允许。它能给你这样的省税优势的前提,是它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寿险。

那怎样才是个合格的寿险呢?你可以想象一个瓶子,这瓶子的大小就是赔偿金,而瓶子里面的液体就是保费和增值所组成的现金值。只有这个液体在瓶子里,它才有省税福利。从瓶子里面溢出来的液体,没有省税福利。

这就是为什么,只有富人才会用这一招来省税。因为省税的前提是你要先买一个瓶子,而这个瓶子不是免费的。尤其是当你的现金值越来越多时,你要换大瓶子,费用也会更高。好处是,活着的时候,能用里面的液体。去世后,瓶子归家人所有。这就像当房东收租,首先你要先买套房子。

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,保险经纪拿的提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赔偿金的大小,换句话说他能卖的瓶子越大越好。因此,如果不小心碰上比较dishonest的经纪,可能会用大瓶子,装少液体。保费设计得太少,会让它不断去补贴大瓶子的费用,只有很少的金额能拿去投资赚钱,结果就里面的液体总是涨不起来,也就很难为日后取款时所用。最差的情况,还可能会因为保费和现金值无法支撑大瓶费用,而让整个保险失效,最后赔偿金和增值两空。

菌菌讲了这么多,是希望大家能够独立思考,不管是听到"寿险很坑"还是"寿险很香",你都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。瓶子和液体就是它的基本机制,至于这个机制能不能为你创造价值,那就要看你的具体情况了。

第二种:供款无税,增值时无税,取出交税

第一、Traditional退休账户

这是Roth账户的兄弟。说他们是兄弟,是因为他们共用存放上限。假如77000是上限,并不是说Traditional和Roth分别能存77000,而是他们两个合起来不能超过77000。

用税前的钱投资,增值期间随便买卖都无需交税,但取款时需要交税。

401K是典型代表,用税前的钱投资,就是在你税后工资到手之前,资金就已经划走了。如果是自己的IRA,税前指的就是在你报税时,供款帮你减税。

第二、Pension养老金

这东西很好,跟美国社保差不多,能提供终身收入。但目前提供pension的企业已不足15%,比如只有可口可乐等老牌企业才有。目前有Pension的主要都是政府雇员、老师、警察、消防员等特定职业才有。

由于不是人人都能有,我们就不展开了。

以上就是最省税的2种方法了,但别担心,下面退而求其次中也有些好东西,而且只要用对了,依然有很好的省税效果。

第三种:供款交税,增长时无税,取出交税

第一、Non-deductible IRA

这个其实就是Traditional IRA,只不过因为年薪太高,而导致部分供款无法减税。比如:正常可以存7000,但由于这个人收入太高,就只有3000供款能减税,剩下4000供款要交税。那就变成4000需要待在Non-deductible IRA。

如果你也是这样的高收入人群,出现了这种情况,菌菌的建议是不要将那4000放在Non-deductible IRA。而是找一个理财顾问,让它教你做backdoor roth。这样你就能把钱从第三格,转移到最省税的第一格了。建议你找理财顾问帮忙的原因在于,第一次做backdoor roth很关键,做错了会交不必要的税。你只要第一次掌握了对的方法,之后就可以无忧的自己操作了。

第二、房产

严格说它不是账户,但交税属性一样。税后的钱买房,增值期间没人管你,但卖出时,你就需要交税了。

但是,如果你想卖出时不交税,也是有办法的,菌菌之前分享过4个方法。如果你将4个变成组合拳使用,很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为卖房交税。

第三、有现金价值的寿险

你可能在想:咦,它怎么又出现了,不是说取款无税吗?

这是美国国税局防止富人无限制薅羊毛的规则。还记得瓶子是赔偿金,液体是现金值的比喻吧。液体在瓶子里,确实是无税的。但如果增值太多,从瓶子里溢出来了,那不好意思,你从里面取出来的钱全部都需要交税。

比如:一个人从寿险里拿了200万,一直都好好的,但最近由于增值太多,出现了溢出的情况。那么这个寿险就会从第一格的省税王者,掉入并锁进第三格。不但他之前拿出来的200万要交税,以后从现金值里面拿钱也都需要交税。从此,这个寿险在税方面,就只有增值期间无税这么一个好处了。

但交税这种情况很少发生,因为发生时,公司会立刻通知,并给你一些时间跟顾问一起处理。不管是保费少交点,换大瓶子,还是取钱出来,总之可以通过及时调整来避免。

这更多是国税局防止富人,无限制拥有无税账户的一个规则而已。

第四、年金

这个很多人可能没想到,年金实际上自带省税福利,那就是增值期间无税。你可以随意买卖各种基金,或更换年金产品,但只要不取款,就无需交税。

年金的基本概念

很多人不确定年金是什么,因为这个用词非常广泛。年金最基本的意思,是把一笔钱转换为按期稳定发放的收入。而美国社保和上面提到的pension养老金,都属于年金。

由于很多人喜欢这种活多久领多久的收入,能给人更大的安全感,所以保险公司设计出了年金产品,供大家可以在拿公家年金之余,自己也能转换一笔钱变成终身收入。

但经过时间的演变,年金现在已经不是只能变成终身收入的单一工具,你可以后面再决定要不要变成终身收入。

如果你选择不变成终身收入,它实际上跟你的普通投资没什么区别,你可以随意支配金额大小。唯一的限制就是要等到59.5岁之后才能取款,但这是美国国税局的规定,这个年龄限制就是你增值期间无税的代价。

年金产品种类

当你挑选年金种类时,实际上只是在选择投资类别而已。

  1. 比如选择MYGA,就跟存银行定存一样,没费用,但利率较高。

  2. 选择VA就是跟401K投资选项差不多,属于高风险高回报。

如果你不想要极端的,那么中间还有两个选项。

  1. 一个是RILA,更贴近VA,它属于缓冲型投资。简单说就是你可以投资S&P 500或科技基金,但保险公司会帮你承受一定比例的下跌,比如前20%的损失。作为交换,你的增值可能会有上限,但目前高利息环境下很多产品的上限设得比较高,有些甚至没有上限。这就是典型的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设计。

  2. 另一个是FIA,更贴近MYGA,属于理财,因为它完全不会下跌。但代价就是增值上限比RILA更低,毕竟没有风险只能获得中等回报。

年金的税务特点

值得注意的是,年金是个变色龙,你用什么账户买年金,它就有什么省税好处,比如:

  • 你用Roth账户买年金,那么就按Roth交税,也就是取款无税。

  • 如果你用Traditional账户买年金,就按Traditional交税,那就是取款交税。

  • 如果你用现金买年金,虽然取款交税,但也有增值期间无税这么一个好处。

讲了这么多,不是为了突出它有多特别,它也就是众多账号中的一种。希望大家能多角度了解一个金融工具,理性的看待这个工具是否能为自己所用。

第四种:供款交税,增长时交税,取出无税

最后我们来到了第四种交税方法,按理说它应该是最不省税的,但还是有不少省税技巧。

银行账户、CD定存、Money Market Account、和债券

我们可以把4个一起说了,它们就是:银行账户,CD定存,Money Market Account,和债券。

以上这些,存进去的时候都是税后的钱,所以说它供款是交税了的。比如放进去2万,他们会在一年内按月或者季度给你利息,如果这一年获得600的利息,那你这600就需要交税。

这些账户的主要问题,就是收利息这事儿不受你控制,但你只要收到利息就需要交税。但好处是流动性强,无论是本金还是利息,你都能随时支配。

如果你并不在乎流动性,却喜欢利息收入,不如去找第三格的MYGA年金。同样获得利息,但只要不取就能一直延税。而且它跟银行定存一样没费用,还能有更高的利息,更适合临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的人群。

Brokerage投资账户

但如果流动性和增值都对你很重要,那就要看Brokerage投资账户了。

它虽然看上去没什么省税福利,但其实它有6个隐藏的省税方法。

6个隐藏的省税方法

如果你喜欢拿股息或利息:

  1. 可以买qualified dividend的股票基金,股息可全按长期增值交税;

  2. 然后买市政债券municipal bond,来获得无税利息。

如果你喜欢基金:

  1. 可以买指数基金和tax-efficient fund。

如果你喜欢股票:

  1. 可以学富人做CRAT慈善捐赠。不但避开增值税,还能获得额外抵税额来减收入,最后再让钱绕一圈,作为额外收入回到自己口袋。

如果你什么都爱买:

  1. 有了增值,可以用持有超1年再卖的方法,来按长期增值交税;

  2. 有了损失,可以用tax loss harvesting的方法,来实施增值和收入上的双重抵税。

这6个方法用好了,从brokerage账户也能帮你省下不少税。

对比分析:不同账户的价值差异

最后我们来看看把同一个投资,放在不同的4个格子中,最后的账户价值能有多大的不同。

假设每年投资1万,28%的税,每年回报6%,我们看看30年后的价值能差多少?

最不省税的第4格,有44.4万,比30万的本金多出48%。多一层省税福利的第3格,有49.5万,比30万的本金多了近65%。有2层省税的第1、2格,都是有60.3万,比30万的本金多了101%,直接翻倍。

重要提醒

那么哪个最划算呢?是1和2格吗?答案是:不一定,完全取决于你的需求是什么。

想省税的大前提就是做长期投资。比如退休账户和年金都是要59.5岁以后才能取款。寿险则要至少投资7到15年才能开始发挥大的效力。

因此,如果你错把短期需要的钱,全投在省税的前两格,取出来要交手续费或罚金,最后到手的钱,可能还不如放到第4种里面来的划算。

🙋‍♀️ 常见问题FAQ

Q1:我已经50岁了,现在开始做税务优化还来得及吗?

完全来得及!50岁以上反而有特殊优势。

2025年,50岁可享受Catch-up补充供款:401(k)额外$7,500、IRA额外$1,000,总额可达$85,500/年。60-63岁还有超级补充额$11,250。即使只剩10-15年到退休,通过税务优化仍可额外积累$100,000-$300,000。

优化策略还包括:Roth转换,增加退休现金流收入,房产减税规划等

Q2:Backdoor Roth IRA的Pro-rata Rule是什么?如何避免踩坑?

Pro-rata Rule是Backdoor Roth最大陷阱——转换时按所有Traditional IRA总余额比例计算税负。

避坑方法:转换前将旧Traditional IRA转入雇主401(k),或干脆一次性全部转换为Roth。首次操作强烈建议咨询CPA或投资顾问,确认无隐藏的IRA余额。

Q3:现金值寿险费用那么高,真的值得吗?

寿险不是纯投资工具,而是"税务优化+保障"组合。

适合高薪家庭且退休账户已存满、需要大额人寿保障、有遗产税规划需求的人群。如果退休账户还有额度或纯粹为了投资回报,指数ETF更优。

Q4:年金产品那么多,我怎么选择?

按风险偏好匹配:极度保守选MYGA(类似定存)、保守选FIA(保本型)、平衡选RILA(缓冲型)、进取选VA(高风险高回报)。

关键检查点:年费不超过2.5%、surrender charge期限不超过10年、选择A.M. Best评级A-以上的公司。比较至少3家公司产品,找独立顾问审查合同。

总结与行动建议

好了,希望今天的'有钱人烦恼'解决方案能对大家有帮助。

大家可以先捋一捋自己的情况,然后选择一两个最适合的账户开始行动。

最后再次提醒大家,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,这个视频只是给大家分享一个思考逻辑。在做重大财务决策之前,一定要咨询你的CPA或投资顾问,确保策略适合你的具体情况。

💸更多相关赚钱技巧:

投资理财规划咨询

投资 | 保险 | 省税 | 教育 | 退休 | 公司

(每周仅有限量免费名额)

免费领取股票

随机领取一枚股票

(通过Robinhood开户)

>
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