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金该怎么取才最划算?传统的4%法则早已不再安全,一种新的提款策略正悄悄改变退休族的财富命运,年取7%还越取越多!

哈喽大家好我是投资菌!

华尔街有个不外传的秘密,那就是真正的富人从来不按4%法则提取退休金,不但取款更多,而且20年后账户余额还能翻几倍!

想象一下,一位65岁退休的朋友,辛辛苦苦攒了100万美元养老金。按4%的提取法则,每年能花4万。听起来还不错吧,但这些真的能满足你未来的退休需求吗?

今天菌菌就教你这个富人圈私藏的口诀,让你能把4%的提取率,直接翻到7%!关键钱不光花不完,账户里还能剩下百万做慈善、以及留给子孙!数据有点多,但绝对值得看完!

投资的两个阶段

为什么同样的钱,富人能取得更多?关键就在于他们懂得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策略。什么意思呢?

投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:

  • 增值期 —— 你还在工作、资金在账户里滚动增长。
  • 提款期 —— 退休后开始取钱,用来维持生活。


增值期——看长期年均回报

第一个阶段是你还在工作、钱在账户里滚动的阶段,叫增值期。这个阶段,市场短期的涨跌其实不太重要,重点看的是长期年均回报是多少。

拿ABC三种情况举例:

  • C是每年获得固定的6%回报
  • A是前几年回报高,后面几年跌得多,但平均下来年化也是6%。
  • B反过来,前几年跌得惨,后面涨回来,平均年化还是6%。

从结果来看,ABC三种情况,长期回报都是6%。25万起步,几十年后都变成100多万,最后账户金额是一模一样的!所以增值期,盯住长期年均回报就行,中间波动不用太焦虑。


提款期——开局决定命运

一旦你退休开始取钱,进入提取阶段,情况就变了

让菌菌用一个简单例子震撼你一下:

同样65岁有100万养老金,每年都取8万5,ABC三种情况的命运就完全不同了。

  • C每年都能刚好获得6%的回报,但是到84岁,钱也见底了。
  • B最倒霉,刚退休就碰上股市连年大跌,结果才74岁,钱就花光了。
  • A是最幸运的情况了,退休头几年股市好,虽然之后也跌了,但到90岁账户里还有差不多100万。而且每年取8.5%,本金几乎没动,根本不用遵循4%取款法则。

因此,在取款阶段,只看长期年均回报没用,更重要的是,刚退休的那几年千万别碰上股市下跌!

退休金提款策略-核心口诀

那问题来了,你想在哪年开始退休?你刚退休那几年,美股会涨还是跌?答案谁也不知道。

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只能靠运气。但聪明的投资者不会把命运交给市场,他们有一个方法可以让你主动创造更好的结果,甚至比那个幸运的A还要好。

秘诀就在于一个简单的取款策略,学会这招,你的账户余额将比A还再多几倍!

策略核心口诀
  • 股市上涨的年份,从涨得最多的账户里取钱。
  • 股市下跌的年份,从跌的最少、甚至不跌的账户里取钱。

历史真实数据验证

听起来很简单对吧,但真的有用吗,菌菌将直接拿美股的真实历史数据来验证这个口诀。

选非常有代表性的1973年到1993年,因为这20年间确实情况特殊,主要有2点:

  1. 这20年对退休族来说简直是噩梦开局,刚退休就遇上连年大跌,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倒霉蛋B,在后期才慢慢涨回来。我们看看把口诀用在这种极差情况,会发生什么?
  2. 这20年在美股中非常具有代表性。常看菌菌视频的大家应该还记得,美股S&P 500的涨跌比例为3比1,也就是平均每涨3年就跌1年。


真实测试设定

下面我们正式开始测试这个口诀的效果。既然口诀说的是从不同账户取款,那显然我们需要准备两种不同特性的账户。

我们设定2个账户:

  1. 账户1:模拟股票市场,波动大,自然涨跌,退休时放100万
  2. 账户2:一个稳定不怎么跌,并且取款免税的账户,放19.2万

每年取7%做生活费(第一年7万),并且每年生活费增加1%,对抗通胀。


具体操作
  • 65岁(退休第一年):从账户1(自然涨跌账户)取7万。
  • 66岁:发现前一年市场大跌了14.67%。既然跌了,那今年就改从账户2,那个不会跌的账户取。(我们这次取5万。为什么是7万变成5万了呢?难道股市下跌就要降低生活质量嘛?当然不,因为账户2,是免税账户。如果你从普通交税账户取7万,假设税率28%左右,到手就约5万。从免税账户取5万,购买力等于税前的7万,生活品质不变。)
  • 67岁:前一年股市又大跌26.31%。那我们就继续从账户2取,这次取5.1万,比去年多1%,以此来抗通胀。
  • 68岁:去年股市大涨37.14%。终于涨了,所以这次从账户1取款,取7.2万。


测试结果

按这个节奏继续20年,你猜结果如何?

到85岁时:不会下跌的账户2还剩4万多,但重点来了——那个开局就遭遇连年暴跌、看起来最倒霉的账户1,余额竟然暴涨到357万!要知道,这可是在糟糕退休开局下取得的结果!

回头看开头的ABC例子

最幸运的A,退休前几年股市一直涨,65岁拿着100万,到85岁大约能有150万。

即使你像B一样倒霉,刚退休就碰上大跌,用了这个富人圈秘密口诀策略,同样情况,到85岁竟然变成了357万!比那个幸运A,还多出一倍不止,效果够明显了吧!

“这不对吧,你前面假设的是长期年均6%。可是美股长期年均高达10%左右,1973-1993年这段也差不多吧。那6%和10%有什么可比性,当然是10%的结果更漂亮呀”

不用口诀会有什么结果?

如果在这个真实数据下,不用口诀,不管涨跌都只从这一个账户里取钱的话,结果如何?

结果就是:到85岁,你的100万本金只剩下44万。

所以你看,用了两个账户+口诀的方法,在最差的开局下,你能从44万变成357万。多出来的这258%,就是策略红利带来的巨大价值。

退休金提款策略成功的两个关键

这个取养老金的口诀,只是成功的第一步。

想要真正达到这个效果,还有两个关键点必须处理好:

关键一解决RMD强制取款问题

如果你自然涨跌账户用的是Traditional 401k、Traditional IRA这类账户,一定要注意!因为到了73岁,国税局会急着从你的退休账户中收税,强制你每年取一笔钱出来,它可不管市场跌不跌,这只会打乱你“跌时不取”的口诀策略。

但没事,可以解决!在73岁前,把Traditional账户里的钱,通过Roth Conversion的方法,转到Roth IRA账户。这样操作后,取款时间你可以自己掌控,后续增值取出也全部免税。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减少或避免RMD的方法,可以去看菌菌之前的内容。


关键二配置好“抗跌/稳定”的账户

在例子中,菌菌选用的不会下跌账户同时有2个特性:

  1. 长期年均增值有7%左右
  2. 此账户取款无税。

想要长期年均收益有7%左右,并且账户能做到少跌或者不跌,必定要靠产品。此类回报的产品需要根据你的情况选择,可以找专业顾问聊聊,选择一个适合你的就好,这里菌菌就不一一展开了。

股市下跌时的Roth Conversion与免税账户

还有另一个好处,无税账户就是方便你做Roth Conversion。

案例演示

拿67岁这年举例,去年股市下跌了26%。

假如你有1000股英伟达,本来每股$200,价值20万;

下跌后每股$148,价值14万8。

20万时把这1000股转到Roth,是20万交税。下跌时1000股价值14万8,转到Roth,只有这14万8需要交税。可以说是非常划算了。

注意,Roth conversion不需要你卖股票,是直接转走。反正都是转走1000股,在股票跌的时候转,最划算。

市场跌时你从这个免税账户取款5万,不会增加你的应税收入,就能给Roth Conversion留出更大空间。

因此,在股市跌的这一年,你的2个操作

  1. Roth conversion
  2. 从不会跌的无税账户中取款

都是养老金取款策略中的超值选项。

当然,免税是加分项(尤其对中高税率人群),但如果你已搞定Roth Conversion,或税率很低,不用无税账户也没问题。

总结

说了这么多,菌菌来总结一下。

记住这个富人圈的退休金取款秘密

  • 涨时从涨得多的账户取钱
  • 跌时从跌得少的账户取钱

就这一招,让退休金从44万变成357万,提取率从4%直接翻到7%!当然,想成功运用,还有2个关键点,欢迎发在评论区,菌菌看你们记住了没有?

想象一下:每年安心花7万多,20年后还剩几百万。

这意味着,你可以随时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,给孙子孙女准备教育基金,或者做自己一直想做的慈善事业,这种财务自由的感觉,菌菌希望你也能拥有。


当然了,听懂了和真正用好还是有区别的。毕竟涉及几百万退休金,谁都怕操作错了血本无归,而且市面上真正懂这套策略的靠谱顾问确实不多,那些符合要求的产品到底怎么选也是个大问题。

如果你也有这些担心,可以去8advice与菌菌的顾问团队聊聊,我们已经帮很多家庭成功实施了这套策略,从产品选择到操作时机都有丰富经验。这样你就能更安心地享受策略带来的好处,而不用为那些复杂的细节操作而头疼。

如果觉得今天的分享有启发,欢迎点赞或者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。

💸更多相关赚钱技巧:

投资理财规划咨询

投资 | 保险 | 省税 | 教育 | 退休 | 公司

(每周仅有限量免费名额)

免费领取股票

随机领取一枚股票

(通过Robinhood开户)

>
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